•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科学报》:浙农林大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乐做松树“保护神”
【发布日期: 2024-04-24】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天气转暖,松墨天牛已经开始羽化,监测工作马上要跟上了!”“保护松树林,科研人员责任重大。”“我们研发的引诱剂效果遥遥领先!不到两亩的面积里,就诱捕了近100头松墨天牛!”

眼下,正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羽化的季节。作为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的专家之一,该校副教授樊建庭这段时间经常在朋友圈提醒各地林场及林业技术人员,要及时加强松材线虫病和松墨天牛的有关监测工作,并向大家推荐诱捕松墨天牛的技术和相关产品。

从1998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就聚焦松材线虫病这一全世界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在早期检测预警、遥感智能监测、媒介昆虫引诱剂、注干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病虫害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水平,并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面积的产业化推广,有力的保障了国家森林生态安全,相关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据介绍,松林是我国南方主要生态林和用材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生态屏障和景观森林文化的主体。松材线虫病1982年传入中国,目前全国已侵染19省份,726个县区,北扩西进趋势明显,已逼近大兴安岭和秦岭,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松材线虫病也因此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药剂匮乏、防治技术单一等问题,研究团队研发出松墨天牛新型诱捕技术和松材线虫病注干施药技术,实现了媒介昆虫的大量诱捕,以及松材线虫的精准环保施药,创新集成了以清理死树为核心,以诱捕压低虫口密度和注干预防侵染为辅助措施的松材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

针对人工监测存在的安全隐患,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探索采用无人机数据采集、AI识别、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监测森林病虫害,开发了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的新技术,分辨率达到26cm,填补了国内空白;明确了重大病虫害成灾因子和预测模型,率先实现了监测采集小班化和数据管理信息化,有效解决了人工监测难度大、踏查耗时多等问题,真正实现调查监测工作全面覆盖。

五年来,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的成员始终战斗在助力松树“抗癌”的第一线。他们的指导生产松墨天牛引诱剂50余万瓶,2.3%甲维盐注干剂1000余万支,培训防治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研究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在团队的科技助力下,2023年,全国实现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县级疫区、乡级疫点、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四下降”。

与此同时,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还结合需求,研发了生物农药防控技术,创制出甲维盐等生物农药注干剂新产品3个,开发出简便、精准、环保的注干施药新技术,死树率从0.5%降低到0.1%,持效期由1年提高到3年;创制出松墨天牛引诱剂F1新产品,诱捕效果提高3-5倍,持效期由2周延长到2个月,首次实现了松墨天牛取食期的诱杀防控,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成员也被大家称为松树的“保护神”。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412.shtm 《中国科学报》:2024.4.25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